中国知网CNKI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超星期刊》收录期刊
《北大法宝》收录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智库报告
  • 智库报告
    李昌祖,胡思佳,杨延圣
    2019, 18(1): 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也为社会舆情研究指明了新的研究方向。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并将其指数化,是社会舆情实证研究目前尚在探索的新领域。在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测量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量化得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舆情指数,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舆情研究的一大新创造,为全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基于浙江的社会舆情现状,总结梳理出了一整套完整的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并有效集成为社会舆情指数。
  • “改革开放声屏40年·西湖论坛”笔谈(栏目主持人:姚喜双教授)
  • “改革开放声屏40年·西湖论坛”笔谈(栏目主持人:姚喜双教授)
    姚喜双
    2019, 18(1): 11-1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论坛的主题是研究探讨改革开放40年播音主持和媒体语言的发展,从时间的维度来说,是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从历时的角度讲是一个播音主持·媒体语言发展的史学问题。首先谈谈播音主持发展的时期分段问题,即为何划分播音主持的发展阶段。有观点以语言发展的阶段划分,认为,语言发展到什么阶段我们的播音主持、媒体语言研究也就处在那个阶段;还有一种观点是以媒体的发展阶段作为划分依据。当然还有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划分.
  • “改革开放声屏40年·西湖论坛”笔谈(栏目主持人:姚喜双教授)
    葛 兰
    2019, 18(1): 13-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1951年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播音员,一直到1999年离开中央台到中华女子学院从事专职播音主持教育工作,在话筒前工作了整整48年。如果以'改革开放'为分界,也就是说在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分别从事播音主持工作二十多年,1999年到现在又在专职播音主持教育的岗位上工作了20年。在68年工作生涯中,我体验了广播发展的辉煌时期,也经历了电视发展的迅猛时代,同时也见证了全媒体发展的新时代。
  • “改革开放声屏40年·西湖论坛”笔谈(栏目主持人:姚喜双教授)
    虹 云
    2019, 18(1): 15-1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是一个幸运的播音员,1960年步入播音工作,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第一批播音专业学生。赶上了广播大发展,又赶上了电视大发展。我播过广播,也播过电视;从新闻播音开始,也做过主持人,而且都有代表性的作品。像《午间半小时》和《话说长江》。退休之后,开始钻研基础朗读,比如中小学语文,并且走上了舞台跨界成了朗诵艺术的表演者。近60年的成长经历,让我见证并亲历了语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

  • “改革开放声屏40年·西湖论坛”笔谈(栏目主持人:姚喜双教授)
    彭远方,晓 莼
    2019, 18(1): 17-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播音主持界为纪念改革开放40,总结40年来播音主持成果和发展规律,2018918日至919日在杭州举办了'播音主持·媒体语言首届西湖论坛' (以下简称'西湖论坛')。本届论坛以'改革开放声屏40'为主题,由浙江工业大学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音指导委员会(央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周亚越
    2019, 18(1): 21-2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关于问责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习近平关于问责的重要论述的逻辑脉络,有助于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习近平关于问责的重要论述,是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制度逻辑三者有机统一。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是习近平关于问责的重要论述的理论逻辑;现实中失责行为的存在、实践中的问责诉求,是习近平关于问责的重要论述产生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逻辑;整合问责制度,健全问责机制,加强问责制度的执行,从而构建完整的问责链条,是习近平关于问责的重要论述的制度逻辑。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王凤志,陈梦媛
    2019, 18(1): 28-3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反映,在新时代备受关注和重视,如何有效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值得探讨。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大背景下,单纯强调某一方面都不会达到良好效果,必须树立德法共治理念,使法律和道德有机融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德法共治理念有着遥远的历史渊源和现实的政策背景依据,是党风、政风治理的组合拳和政治生态治理中人民群众参与的导向器。德法共治理念的运用要兼顾政治生态治理的主体、关键领域、社会生态状况以及德法机制的耦合运用,实现政治生态治理的良好效果。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周 杰,应丰蔚
    2019, 18(1): 34-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传统文化观,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党员的时代责任和政治使命,是党性锤炼的有效方式和重要内容。在实践中,大学生党员要选择有效路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性锤炼,自觉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经济学·管理学
  • 经济学·管理学
    程惠芳,潘 珊
    2019, 18(1): 40-4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WWZ法测算出2003—2014年我国在41个国家56个行业中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并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出口、进口四类海外知识资本对我国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能有效提升我国价值链地位,外商直接投资和进口在发达经济体中存在抑制作用;对外直接投资能促进我国制造业低、中、高三类技术部门价值链升级,外商直接投资在三个技术部门显示抑制效果,出口对中、高技术部门有推动力,进口只对低技术部门有正向影响。
  • 经济学·管理学
    徐维祥,李 露,刘程军
    2019, 18(1): 47-5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城乡融合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困境,实现全面小康的必然要求。通过探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结合空间粘性理论,剖析了两者的战略耦合机理,以国内外典型地区的发展模式为例,提炼了二者战略耦合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均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两者互为联动、相互促进;结合不同类型的战略耦合模式,从不同角度得出依托式发展、吸收式发展、反哺式发展以及互惠式发展路径,为全国范围内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战略耦合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 经济学·管理学
    谢洪明,黄宇琨,王玲娜
    2019, 18(1): 56-6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平台生态系统日益受到企业界与理论界的关注,但现有研究忽略了平台生态系统的成长动因与机理。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探究'价值共创+网络效应'对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发现价值共创是平台生态系统发展的直接动力,可以直接促进平台生态系统的发展;网络效应是平台生态系统发展的根本动力。同时拓展了平台生态系统理论的相关研究,对新创的平台生态系统核心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 经济学·管理学
    王飞绒,黄 巍,李正卫
    2019, 18(1): 64-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用户创业现象越来越普遍,但目前学术界对用户创业研究涉及甚少。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对用户创业的内涵、分类、流程,用户创业的促进因素、领域选择、时间选择和绩效等进行系统总结和评述。研究发现用户创业是用户创新的延续,用户的能力和资源、所在社区、信息和成本优势是促进用户创业的主要因素,用户创业选择的行业具有共性特征,普遍在产业生命周期早期和晚期阶段选择创业,与其他创业在不同维度的绩效对比上存在显著差异。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 经济学·管理学
    王 方
    2019, 18(1): 70-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组建高效有序的合作网络是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的重要基础,以国家首批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为样本,以协同单位间的合著论文和联合申请专利为刻画指标,对比分析认定前后合作关系与合作网络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国家首批区域发展类协同创新中心在认定前已具备一定合作基础,通过认定后原本松散的合作关系逐渐演化成系统化、持续性的合作网络,并表征出典型特征,衍生出内生驱动型、政府引导型两种协同网络类型,为高校面向区域发展协同创新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发展路径。
  • 文学评论·晓风小说专题
  • 文学评论·晓风小说专题
    徐 勇
    2019, 18(1): 77-8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相比此前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晓风的小说具有某种'去魅化'倾向,它在还原知识分子的现实日常性的同时,也带来了知识的表象问题。知识在小说叙事中被从象征状态具体化为某种职业和专业。晓风小说的贡献在于真正把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放在现代社会分工的框架内,还原其现代知识生产的本性,而不是刻意夸大其道德坚守或精神力量。但这也带来知识和知识分子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某种程度上构成朝向作者的挑战和考验。
  • 文学评论·晓风小说专题
    王 姝
    2019, 18(1): 83-8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写作,由专业作家与教授作家两类人群构成,分别呈现出荒诞叙事与权力叙事的不同特点。作为教授作家的一员,晓风的高校知识分子题材写作,接续了'学人小说'的传统,通过恢复现实主义的尊严,凭借强大的心理逻辑建构,展现了''人的精神立场,坚守了日常生活的理想与价值,从而跳出了两种模式之外,显示出独特的意义。
  • 文学评论·晓风小说专题
    黄亚清
    2019, 18(1): 89-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晓风小说的高校叙事,与他作家、学者和管理者三位一体的身份与经历密切相关。他不仅因此积累了小说的诸多素材,也深刻影响了叙事中关于世俗人生与大学之道的理性思辨;对现实主义的坚守又使他以节制的笔触塑造了高校知识分子群像,形成了小说平和的文风,'理性''平和''学者小说'的两个重要特征。
  • 传播学
  • 传播学
    邵 鹏
    2019, 18(1): 94-10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信息技术的变革使传播冲破了国与国之间的地域障碍,带来了传播主体、内容、渠道、受众和效果的变迁,引发了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的研究转向,更将带来全球传播秩序变革的契机。国际传播是以国家为核心的跨国传播,有较强的政治色彩,而当下的全球传播则是信息化和无中心的网状传播,强调自由、平等的传播观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建构全球传播新秩序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维,它既是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也是全球传播秩序重建中的中国方向。
  • 传播学
    付永玲
    2019, 18(1): 101-10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地区经济、人文、历史、地理对本地区文化带来较大影响,不同的地域环境形成不同的节目主持传播特色。以浙江电视台为例,主持风格呈现浙江文化中'刚柔并济'的特色,审美理念符合浙江文化中'和合之美'的价值认同,非语言符号彰显浙江文化中'时尚包容'的特征。电视节目的区域化传播特色是区域文化的表现形式,而区域文化的呈现无不渗透在电视节目生产的全过程。


  • 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
    张 鹏,徐婉莹
    2019, 18(1): 106-11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校长是决定一所大学办学方向与水平的关键因素。以115'211工程'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2002年至2018期间五个时间断面数据的比较分析,试图揭示大众化阶段我国高水平大学的校长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校长管理专业化的政策建议。
  • 高等教育
    杨逢银,杨颜澧
    2019, 18(1): 111-1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校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推进'本科教学工程'的关键举措。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如何'共建、共管、共评',采用案例分析、参与式观察研究法,从过程管理维度在对浙江工业大学个案实践剖析基础上,提出优化实践教学管理、落实岗位双向选择机制、完善岗前培训、加强过程监管和重构考评体系等改革路径。
  • 高等教育
    林静姗
    2019, 18(1): 116-12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大学生志愿服务蓬勃兴起,对其运行机制、制度建设、育人效果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发端于美国的PBL(基于项目的学习)在教育理念、管理过程、育人效果等方面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创新元素。针对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借鉴美国PBL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创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包括实现志愿服务项目课程化运行,构建多元主体的志愿服务体系架构,以及将反思和评估贯穿志愿服务活动始终。